作者:宮部美幸
「事件」就像磁石般,把受害人和凶手吸在一起。
傾盆大雨、雷電交加的午夜,身穿白襯衫牛仔褲的年輕人,由超高層大樓的20樓一躍而下。原本警方以為他是跳樓自殺,沒想到進入那戶人家查訪,才又發現另外三具屍體,分別是一對中年男女,和一個老太太,而且,據大樓管理員說,這四個人都不是住戶……
關於日本的國民作家宮部美幸的著作小弟拜讀得不多,主要原因可以說是時運使然,每次想讀她的書的時候身旁總是會發生麻煩事,要不然就是被其他人的書給吸引,一直到如今看過得不過是寥寥幾本,然而宮部美幸可以說是最知名的大作『模仿犯』與松本清張『砂之器』並列在小弟心中未讀而萬分期待的排行榜榜首,可以說是蛋糕上面最美味的草莓,等候時機到來再慢慢品味。因此在那之前,先看了這部『理由』算是解饞。
在小弟看來,當前知名的日本作家裡,伊板幸太郎的風格可以說是荒唐走板,東野圭吾的則是細密精緻,乙一的是冷暖溫度,宮部美幸則是巨大宏觀,描寫出人生百態,因此她的作品向來充滿份量,我想也正是這寫作風格才同時能寫出這麼多類型的小說,不過要記的人名也有夠多就是了,哈哈。
『理由』可以說是標準的社會派作品,不著重在多異常的殺人手法,沒有密室更沒有消失的什麼鬼東西,沒有詭譎的氣氛也沒有兇手到底是誰的猜疑,應該說凶手是誰並不是讀者所關心的,過去愛倫坡說偵探小說的精華就在最後一句,然而社會派的重點則是在全局,事件只是一個導引,它更像是純文學小說,宮部美幸把放大鏡擺在社會的批判描寫之上,也就成為了所謂的社會派。
社會是人的集合,家也是人的集合,人只要活在這世界上就不可能和別人不扯上關係,在一個事件裡,有被害人就會有加害人,人的身旁會有朋友、有家人、有認識的人,案發時會有目擊證人,會有證詞,會有反應,每一個人都非常的複雜,都是獨一無二的,都有自己的想法、自己的背景,一起事件就像是在湖裡丟進石頭,在社會之中掀起波紋,如同宮部美幸所說:事件就像是磁石,把被害人和凶手吸在一起。
由於故事裡的登場人物不少,每個人都有所代表,在此也就不一一詳述,同時也避免尚未閱讀的看倌被暴雷。這作品的名稱為『理由』,是每個人去做某一件事情的原因、的動機,在遇到某件事情後會作什麼決定就是一個人的理由,每個人理由被後的故事又是外人難以理解,其中最獨特的就屬事件的凶手,無法以常裡度之。
家,在這本書裡是個很重要的概念,幾乎每個人際網絡都是以家為主體,這也可以說是這世間的常態,家是來處也是歸所,然而家不單是一群有血緣關係的人湊在一起,還需要更重要的東西,比如彼此的心意和重視,缺少了這些,家也就不是家了,從那成長的也可能是扭曲的怪物。
寫『理由』的心得有種難下筆的感覺,不是不能把人物關係挑出來一一的解說,只是不想這麼做,我更想要把它視作一個整體,彼此之間的一個連鎖反應,那需要遠一點的距離去欣賞,總覺得看得太近就失真了,會缺少了況味,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也是如此?
留言列表